惰字的含义
惰字的解释
惰
- 五行:火
- 康熙笔画:13
- 拼音:duò
- 繁体:憜
- 笔画:12
- 部首:忄
惰字的寓意
惰这个字也许平时被视为消极的状态,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,惰也能够传达出一种以自由、舒适和闲适为主的美好生活寓意。
惰字的字义
☆惰 <形>
☆(形声。从心,隋省声。本义:不恭敬)
☆懈怠;懒惰
☆惰 <动>
☆衰败
☆雄而不修者,其后必惰。--《墨子·脩身》
☆(形声。从心,隋省声。本义:不恭敬)
☆懈怠;懒惰
☆惰 <动>
☆衰败
☆雄而不修者,其后必惰。--《墨子·脩身》
惰字的诗词来源
来自唐诗:韦应物所著《学仙二首》石上凿井欲到水,惰心一起中路止。
来自宋词:刘辰翁所著《青玉案》小生懒惰。
来自宋词:刘辰翁所著《青玉案》小生懒惰。
惰字的康熙字典详解
〔古文〕??【唐韻】徒果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杜果切,?音垜。【說文】不敬也。本作憜,从心隋聲。或作惰。【玉篇】怠也,易也。【禮·曲禮】臨祭不惰。【註】爲無神也。【左傳·成十三年】今成子惰。【註】惰則失中和之氣。 又【正韻】吐火切,音妥。義同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徒臥切【正韻】杜臥切,?音䝐。懈也,怠也。【增韻】不恭也。【書·益稷】股肱惰哉。【註】懈怠緩,慢也。【左傳·僖十一年】受玉惰。【正義】執玉?,替其質也。【禮·玉藻】惰游之士。【註】惰游,罷民也。?去聲。 又通作媠。【前漢·谷永傳】車馬媠游之具。【兩龔傳】媠嫚無狀。 亦作憜。【韋元成詩戒】供事靡憜。 亦作墯。【後漢·單超傳】徐臥虎唐兩墯。【註】持兩端也。 又【集韻】徒禾切,音駝。【禮·曲禮】言不惰。【註】惰,訛不正之言。一讀徒禾反,一讀徒臥反。◎按徒字杜字皆定母,而吐字則入透母矣。《正韻》惰字上聲切透母,而去聲又切定母,不如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上去兩聲之協於一也。